饶河小南山文化成我省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东北网双鸭山11月27日讯(记者 杨启坤)近日,由省文化厅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饶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7年饶河小南山遗址考古成果研究会在县东江饭店会议室召开。
据了解,因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石器、玉器和陶器等三组遗存文化特征明显,有别于其它考古文化,并且分布在广阔的三江平原区域和存续一定的时间,与会的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委员会主任赵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朱延平、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朱永刚等10位专家共同认为小南山遗址早期遗存具备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条件。至此,小南山文化成为三江平原在已发现的新开流文化后又确立的一支新石器时古学文化。小南山遗址位于饶河县境内。1958年发现后,经过1971年的试掘、1991年和2015年的正式挖掘,共发掘面积1000余平方米,发现墓葬40余座,房址1座,出土石斧、箭杆整形器、刮削器等石器文物标本1000多件,出土玉璧、玉环、玉珠等玉器文物标本800多件,出土陶罐、陶杯、陶钵等陶器文物标本700多件。这些文物标本包括青铜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小南山遗址发现的早期遗存经碳十四测年在距今9000年左右。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乔梁介绍,小南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丰硕,极大地推进了三江平原新石器时古学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为架构区域考古学文化体系提供了新的资料,尤其是发现的早期墓葬遗存代表了该地区一支新的新石器早期文化,时代早于该区域以往发现的新开流文化。专家们对小南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进行了考察并观摩了出土文物。小南山遗址地貌环境和地层堆积较为特殊,考古发掘工作不仅能够做到科学与规范,还在遗存的识别和记录手段方面有所创新,对所有出土遗物和遗迹进行三维模型和三维坐标的全方位记录,为以后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积累了资料。
据悉,玉器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小南山遗址出土的玉器数量较大、类型较多,经测定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玉器。